韦应丽。1963年出生,初中毕业,从廷牌嫁到三洞乡杨柳村,从小跟着妈妈学
刺绣跟剪花,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在外面打工,一个
去年当兵回来,在三都县城当警察。韦应丽2010年成立的马尾绣协会,那时还是在村里一边干农活,一边
刺绣,她带动了周边很多人,2011月1月1日,到三洞乡街上开了店,即三洞乡杨柳村马尾绣协会。韦应丽作为协会的负责人,主要负责设计并绘制图案,并交会员配色、
刺绣等。(今早)刚拿了70张绣好的绣片到三都县城,现在的定点收购商是三都县城的“凤之羽”,其他的都是
零售,或者是单位或者是企业来订购。通常情况下,韦应丽从“凤之羽”拿绣布回来之后,按“凤之羽”的要求在上面画好图案,会员领回去之后配色并
刺绣,再送到韦应丽处领取一定的
报酬,每个会员拿了几张绣片,她都会记录在本子上。“昨天”(7月22日)是三洞乡的赶场日,画好的四十片绣片全部都被会员领回去了,到
晚上十点还有小姑娘等着领绣片。她身上穿的马尾绣衣服是自己设计的,一般的马尾绣是用
白线来绕马尾,自己的这件是用黄线绕的,显得与众不同,她认为年轻人适合用
白线绣的衣服,她已经上中年了,所以就用
黄色线。一般客人想要什么图案,就直接跟她说,她便会帮客人设计,绣姓氏是韦应丽独有的绣法,绣好一个姓氏就可以卖800块。通常情况下,她先在电脑上找好合适的
字体用打印机打印出来,再在此基础上设计图案。通常情况是一到两个
星期,送五十张绣好的绣片到“凤之羽”,除了这些订货之外就是
零售。前几天就有一个单位来定了一副“牛”图案的,现在还在绣制中,未完工。她介绍说水族地区以前只绣
围腰、鞋子、童帽跟背带。到后来才开始绣绣片跟衣服的。现在很少人绣童帽了,自己
去年就做了一个过“端”节,是在马坡上卖掉了,卖了一千多块钱。其实童帽上的图案妇女们都会绣,只是
帽子的那个形状很少人会做,而且现在小孩也不喜欢戴,因为上面挂有很多银子,所以很重。她现在已经办成了一个微型企业,还想注册成一个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