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家寨的年轻姑娘,没有考上学的都外出打工,去体验山外那五颜六色的花花世界去了,几乎很少有人想到
织锦。被称为叶氏“六朵金花”的叶水云、叶冬翠、叶七妹、叶卓香、叶春英、叶九翠,都是20世纪80年代里中国工艺
美术大师叶玉翠的第一批嫡传弟子。她们从十几岁就开始从事
土家织锦工艺制作,而且个个都有成就,是远近闻名的新一代能工巧匠。而现在只有叶水云还在专业从事
织锦及带徒传艺。叶九翠和叶春英在家务农,利用农闲时也加工点
织锦。叶卓香现在龙山县城经营电器,叶七妹在经营化肥,而叶冬翠则在一家超市当营业员。
土家织锦出现了第二次断代危机。据吉首大学文学院2006年的近新调查显示目前社会公认的捞车河流域
土家织锦原生态最好的捞车村,2006年夏,全村183户人家,126户有
织机,会
织锦的130户,但仍还在坚持
织锦的只剩10户11人,人平均年龄为46.8岁。村里会
织锦的已有90人外出打工而不再
织锦,情况不容乐观。而以永顺地域为主要特征的“数纱花”传统平纹素色
织锦,已多年无人问津。原来会织的还剩几位80多岁的老人,她们已力不从心,可以说“数纱花”传统平纹素色
织锦基本上已“退出”了社会的视野,并鲜为人知。土家
花带的情况就更糟,70岁以上会织的妇女虽不少,但基本上都是多年不织,早已手生艺疏,只有4位70多岁和2位80岁以上的老人还偶尔在
编织,50岁以下基本后继无人。近年来在国家重视“民保”的大气候下,也仅只有一位40多岁的中年妇女愿拜师学艺,据说主要是因为个人喜好。七十年代以后已经很难在社会上见到土家
花带的踪影,各种
书籍报刊里也很少有介绍土家
花带的内容。曾见到两位非
湘西籍研究
土家族民间
美术的专家教授,在其专著中只知道
湘西花带是苗族专有,竟然不知道
湘西的
土家族也有
花带。即使是本土的专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常将土家
花带与亩族
花带混为一团,在目前已公开出版的许多
书籍中,介绍土家
花带时的谬误比比皆是,的确令人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