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安江式以
贵州省黄平县重安江镆为
标本点。该式主要流行于
贵州黄平县重安江、岩英,凯里市炉山、冠英及麻江县与之相邻之乡镇,即自称“戈莫”的支系。穿着该式服饰的妇女挽髻于头顶。
装束有未婚与已婚之别。未婚姑娘头戴绥帽,
帽顶为平
圆形,中心以青布
挑花折绉圈成,中留圆孔,外围环形条珠。边垂红缨须线,圆顶帽后接镶小幅
蜡染花巾。戴时外系银
抹额和
流苏小花带,顶部插一枚一端尖一端方的银簪。已婚妇女则戴头帕,头帕长四五米,以
蜡染镶制而成,似
鸡冠,多在祭祖或婚丧喜庆时穿。上装为
蜡染花衣,袖紧而长,当地又称为“四块衣”或“四块瓦”。
对襟开胸,仅有布
纽扣一个,衣长盖膝,后摆齐腰开又似燕尾服,其下端为
对襟四块,背部两块搭在臀部两侧为
正方形体,用
红线绣成
几何花纹,
蜡染、锁绣为该式主要工艺特色。红(
绣花)白(
蜡染)衬映,显眼夺目。两袖腰亦为
刺绣装饰,
袖口穿时反卷,
衣身满是
蜡染折枝或蕨草纹。盛装时长耋鲠江式
上衣衣外穿一“背牌”,形状似一大中字,中间为
正方形,缘边
刺绣花边装饰,中间开长方口,穿时纳首而入,两端长
方巾,垂于胸前后背,苗语称之“弄铠”(直译“一个铠”)。下装为中长
蜡染百糟裙,裙由上、中、下三段组成,裙长至小腿肚。穿着时系
围裙片,
围裙片称“胖玺”,
正方形,用黄、红、
白色丝线绣
四瓣花、
虎头花。
四瓣花中间绣
栏杆隔离,上端两头各接一根
花带作束
围裙片之用,边缘用白、蓝布镶饰。中间则点绘两个相等的铜鼓纹蜡花在一垂直线上,一个点
卷云纹,一个点四瓣瓜米图案,边缘嵌上白、蓝布长条
栏杆衬托。小腿绑黑地
红花挑花带,脚穿
铁钉尖鼻
绣花鞋,盛装饰品还有银鸟、银梳、
项圈、
耳环、压领、减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