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妇女发明了用马尾制作
刺绣的艺术,在水族传统大节“端节”里,男子们赛马,女子们身着马尾绣盛装参与节日活动,成为了最美丽动人的
千百年来不变的习俗。水族妇女们是极其具有艺术天赋和
色彩搭配能力的一群人,一根绣花针,几缕
丝线,在她们的手中总能在
布料上幻化出惊艳的画面。水族人民生活中的很多物件都绣有“马尾绣”,尤其妇女背小孩用的背孩带,穿的
绣花鞋,将水族“马尾绣”的艺术价值体现得淋漓尽致,独特的民族风格展现了水族妇女娴熟的
刺绣技艺。马尾绣工艺十分复杂,从
贴布壳,纺线、缠马尾,绘图案,绣马尾,上
彩线,上铜片,要经历多道工序。一件上好的马尾绣成品制作一般都要耗时半年甚至更久,一针一线都是绣娘们纯手工制作,费时费力。马尾绣有两个较为明显的优点,一是马尾质地较硬,能使图案不易变形,二是马尾不易腐败变质,经久耐用。另外,马尾上可能含有油脂成分,利于保养外围
丝线光泽。马尾绣工艺主要用于制作背小孩的背带及翘尖
绣花鞋、女性的
围腰和胸牌、童帽、
荷包、刀鞘护套等。虽历经时代和环境的变化,但其造型理念和程式化符号基本不变。马尾绣绣品在水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具有深远影响。马尾绣背带、马尾绣尖角鞋、马尾绣童帽等,在水族生活礼仪中具有不同的特殊意义。如水族女子出嫁后,生育第一个孩子时,马尾绣背带和马尾绣银佛童帽作为富贵
吉祥的象征,是外婆或舅母探视的必备礼物。而且只有在水族女子嫁出后生育第一孩时,母子才能享受此殊荣。此后,该女子不管生育多少个孩子,娘家都不会再送马尾绣背带,先前送的马尾绣背带便一直背到孩子们都长大。马尾绣的
图腾寓意、图案也有很多讲究,水族姑娘的服饰上,一般绣有水书符号,如:寿(人寿年丰)、吉(万事
大吉)、万(
万事如意)等。除水书符号外,传统的马尾绣
图样有
太阳、
蝴蝶、
蝙蝠、
福禄、
南瓜等。马尾绣,不仅仅是一项传统
刺绣技艺,在水族马尾绣的背后,承载着无数个水族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的故事,水族人过去、现在乃至
未来的生活一直会与马尾绣息息相关。如今,水族马尾绣的保护与传承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如何让古老而传统的工艺换发新的生命力,萌发新的
枝叶,形成发展新格局,是我们需要面临的新课题。今天,马尾绣已成为水族向外界展示本土精神最主要的载体之一,心灵手巧的绣娘们正将这门
技艺向世界进行展示和传播。水族神秘的文化磁石,将伴随时代的发展,让马尾绣绽放新的艺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