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普查从观念到采用的方法都是“空前”的,有三个特点:第一,不是把年画仅仅作为一种古老的
民俗艺术对待,也不是对一个个产地分别地进行调查,而是把它作为
中华民族重要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所有产地进行一次整体性、地毯式、统一标准的普查。第二,不是把年画仅仅看作一种民间
美术,而是作为
遗产学、
民俗学、
人类学和
美术学的对象,对其历史
人文、村落习俗、生产生活、地域信仰以及制作手法、技巧、程序、工具、材料、艺人、画店、销售,还有相关的
画法口诀乃至民间的故事传说,做全面和彻底的调查;从物质性的到非物质性的,从活态的到已经消亡的,皆做记录;对各产地重要的传承人——即
非遗主体做口述档案。第三,这次普查采用20世纪70年代西方兴起的视觉
人类学的方式,运用“文字、拍照与摄像”(摄像含音和像)三结合的手段,既有详实而周全的文字记录,也有静态和动态的视觉记录;这样的记录才是一份可靠的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