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则资料均选自“刮巴尔”仪式的颂神环节。第一则资料提到的“羌戈大战”反映了
古羌人由北向南迁徙的历史;在第二则
经文中,
山神的名字
谱系沿“岷江上游水源头而指向
热兹(
松潘)大草原一员的尕尔别
昆仑神山。”在涉及“刮巴尔”
经典的文字资料中,我们还可以找到一些类似的资料,比如与迁徙故事“插箭建寨”有关的插箭
经典,比如
青稞颂神经典等等。在仪式中,
释比通过
说唱经文将人们带回遥远的过去,并且通过这种溯源将远隔数百甚至上千里的不同
寨落串联起来。1950年代以前,
释比是许多
村寨居民认知“过去”以及“外界”的唯一渠道。人们在观看仪式的同时,这些认知通过仪式的权威性被灌注到人们的脑海中,纵向唤起了人们对遥远过去的集体记忆,横向则建立了人们对于哪些外部世界属于“自己人”范围的集体观,共同建构起了他们关于共同体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