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线。有些地方也叫迁线。
经线的作用是确定布的长度、宽度和
纹饰中
经线的
色彩。鲁锦的长度以“勾”为单位。勾又分为大勾、小勾。通常大勾为8尺、9.5尺,小勾为7尺、6尺。鲁锦的宽度以“帖”为单位,一帖为40根
经线。杼的宽度直接决定鲁锦幅面的宽度。杼通常为16帖或者12.5帖。鲁锦
织机上的杼宽鲁锦最宽为16帖,但是通常织到13、14帖就够用了,也有12.5帖、11帖、10帖等宽度的,到集市上出售的布通常为8帖。
经线通常在墙根进行。将
经线杆水平固定在墙上,
经线杆上有一排
圆环叫做“经圈子”或者“经流圈”。在离墙根一米左右的距离的地上砸上两排互相平行且与墙垂直的
木桩,叫做经橛。两排经橛之间的距离为一勾。每排经橛的数目与所准备织的布的长度有关,通常说织几勾布楔几根橛。同一排经橛之间的距离通常为20厘米左右。经橛又分为死橛和交橛。通常在两排经橛中右侧一排距离墙最远的经橛和其内侧多出来的经橛叫做交橛,其余的经橛均为死橛。
络子放在
经线杆下方排成一排。将
纱线从
络子上扯出一端,穿过
经线圈。把每相邻的两根
纱线线头接.在一起挂在左侧靠墙第一个死橛上。然后绕过右侧靠墙死橛,然后在绕回……在两排经橛间做之字形运动。最后在右侧两个交橛上交叉缠绕,这样形成的交叉口叫做交口。这样周而复始……直到经到所需帖数为止。最后在自交橛一端取下经好的
纱线,缠成线团。以备刷线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