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就是在村子周围种植果树。有的地方种
八角、玉桂、茶,但不普遍。林业生产在
瑶族经济中占的比重不大。八月革命胜利后,尤其是20世纪
六七十年代,由于国家的需要,在一些
瑶族地区建立农林场,当地的
瑶族人被划为林业工人,林业生产成了这些瑶人的主要产业。20世纪80年代末革新开放以来,为了推动定耕定居,帮助
瑶族克服贫困,同时也是为了防止毁林开荒,保护生态环境,政府在许多
瑶族地区提倡种植经济林木,如柑果、
八角、玉桂、茶等,林业生产进入了新阶段。在广宁、安沛、莱州等省,林业生产发展较快,有的地方的林业收入占到收入的50%以上。安沛省文安县有
瑶族20953人,占全县人口21.1%。
瑶族分布在20个乡,大部分居住在海拔800-1000米的山腰或山谷中。这里的
瑶族很久以前就开始种桂枝,积累了丰富经验。在包产时期,1955—1968年,文安的
瑶族人卖给国家500吨桂皮。革新开放,机制转变后,玉桂生产发展迅速。1987—1991年,卖给国家3700吨桂皮,仅1990年出口就达2000吨,接近包干时期20年的总和。到1994年,全县有5650公顷桂枝,其中
瑶族种的就有5210公顷,占全县桂枝种植面积的90%。桂枝种植使
瑶族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促进了其他生产和建设的发展。过去
瑶族建房子传统上用
木头和
树叶,现在出现了一些用砖头、钢筋水泥建造的房子。许多家庭买了摩托车、彩电、收录机、
录像机、缝纫机、发电机,村子里还建起了干净、漂亮的学校、医院。老街省宝胜县起溪村是一个有450人的瑶人(选瑶)村子,距县城30公里。全村900公顷土地面积,20世纪40年代,森林覆盖率还有85%,但是经过几十年毁林开荒后,到20世纪80年代末,700公顷土地已变成光秃秃的山坡和耕地。革新开放后,
瑶族同胞调整经济结构,实行农林结合。在山顶、山腰照管好自然林,保持水土;在坡度25度以上的山腰种植桂枝,在枝树下种植别的作物;在坡下和低山种植坡稻、木薯;在山润种水稻;低洼地方挖塘养鱼;在菜园及菜园周围种桂枝,并穿种果树。现在森林面积逐步恢复,桂枝面积达到3557公顷,粮食生产和养殖业在发展,瑶胞收入增加,生活改善。1991年还有60%-70%的家庭缺粮,现在只有15%的家庭一年缺粮1-3个月,村里教学、医疗条件也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