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规律是商品社会中的主导,市场不相信眼泪。凡进入市场的就应该是商品,不管你是否承认,这是事实。但是
昔日小农经济时期里的
土家织锦不是商品,自产自用,尽管有时也将多余的那-一部分拿出去“交易”,但其生产者并不是以“商品”为根本目的。而在现代的
商品经济时代,
土家织锦已进入商品的流通领域,既然是商品,
就要受市场的制约。但是
土家织锦并不是成熟的商品,其商品属性之一的销售对象并不明确。本土失去了优势,而“外面”不仅很难理解传统
土家织锦的
人文精神,而且因文化、地域的种种差异,一时难以接受这种千年传承下来的古老形式。艺术是味精而不是盐,行家必然是少数,对于大多数民众消费者来说,更需要的“价廉物美”的生活实用品。这样,
土家织锦在市场上必然造成
老鼠钻风箱,“本土”和“外面”都两头受气的被动局面。加上现代工业化产品及材料对民间工艺的冲击;自然生态环境与结构的变化;高新科技、网络信息、交通运输的飞速发展,都改变着民间手工艺存在的形式与功能,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与此同时,一哄而上,无序竞争,
偷工减料,粗制滥造,这种杀鸡取卵违背市场规律的行为,也加速了
土家织锦的现代衰落与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