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色彩处理上,老河口
木版年画用色多达七八种,但画面不仅没有花的感觉,反而
色彩艳丽,对比鲜明,富有乐观向上的气息,给人一种
吉祥如意的幸福感。老河口
木版年画在
色彩运用上主要
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暖色调。据孟赛尔研究的纯度色标数值,
红色、
黄色、
紫色是纯度最高的暖色,也是老河口常用的颜色,代表着欢快、喜庆、生动、活泼,对视觉刺激的效果强,也符合了年画要求
吉庆热闹的
民俗特点。而
蓝色纯度偏低,较忧郁、安静,对视觉刺激的效果较弱,没有喜庆的气氛,这也是老河口
木版年画中多为黄紫调不用
蓝色作为
主调的原因之一。(2)补色对比。民间常说:“黄见紫,难看死。”老河口
木版年画却习惯用黄和紫、红与绿等互补色的搭配,因为补色处于色相环直径两端,色相差别极大,最能产生明朗欢快的效果。加上用
木版水印,颜色面积都很大,所以画面既沉稳又艳丽,既不互相重叠又能保证
色彩饱和,具有强烈的
色彩装饰意味。(3)面积对比。老河口
木版年画色彩之所以鲜艳,对比强烈,与画面上色块的大小有着直接的关系。特别是人物面部多采用
白色,只印出五官,而眼皮多用
红色,这样一来,大面积的
白色脸部与小面积的红眼皮形成了强烈对比,达到张扬人物个性、美化年画的效果,人物看上去古朴大方,具有
楚地特色。它的视觉效果反映出老河口
木版年画特有的
色彩搭配规律。地处沿海地区信息较发达的杨柳青镇,与老河口的年画相比有自己独特的
设色风格,其
色彩多用中间色,色调柔和、典雅、细腻。在长期的实践中,民间艺人根据人物的性格总结出“文相软、武相硬”的
色彩搭配原则。明度较浅、
色彩不太饱和的颜色被称为“软色”,如
粉红、
粉绿、浅蓝、
淡黄等;明度较深、较凝重的被称为“硬色”,如大红、
深绿、
深蓝、
黑色等。在
表现女性和娃娃时多用软色,
色彩明快、活泼、俊秀符合画面人物性格;在
表现门神
武将时多用硬色,画面则显得肃穆庄重。杨柳青
木版年画的色调整体来看,
高明度的颜色所占比例较大,而低明度的颜色在画面中多是起点缀作用,占有很小的比例。(4)
手绘技法。杨柳青
木版年画受
文人画的影响会在
套色之后对作品进行
渲染加工,特别是在人物的头和手两个部位,艺人都会用
毛笔来晕色,俗话叫“
开脸”。这样在作品中就极大增加了灰色调的面积,使得
色彩更有层次,过渡更加柔和、细腻,画面也显得更具立体感,但这种手法在老河口
木版年画中几乎没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