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有古老文字及用古老文字著编的
典籍,水语称为
音译为“泐睢”,义为水家人的字,水家人的书,简称水书。水语“泐”,
读音及含义与汉字同,即书及写之义。但“泐”只见于
典籍的书面语,失去日常流通的意义,而水族对水书的称谓,却在百姓口语中流通至今。著名学者岑家梧教授认为:“水书
字体,如干支字与甲骨
金文颇多类似。”其
象形原理,亦每与
甲骨文相类。“行文体例,先注年月日时方,下注兆象及说明,犹
甲骨文及先注
占卜时日,下注贞兆。”“至少水书与古代殷人
甲骨文之间,当有若干姻缘关系,亦可断言也。”“水书为一种
巫术用书。”“水书制造之时代极为古远。”“水书制造之地点,初在西北一带。”“水书由北方次第传入
江西。”之后随水家迁入黔省。这与何光岳先生等论及水族先民迁徙路线吻合。张为纲教授从水族
古文字与姓氏及崇尚鬼神信仰、民间歌谣等考证,认定“
今日的水家,盖即殷之遗民。”邝福光教授也从水族
语言文字、生活习俗等综合分析,尤其对水书中的“水形汉声字”文武辅弼等宫廷生活文字,以及水书出现的反写字,进一步证实岑家梧教授“水书系一种被压迫民族所用之文字”的论述,认为“可能水族先民本来是汉族,后因反对
封建统治迁到现在地方居住,为了表示对抗,有意把汉字反写或倒写。”水家至今认为“公略铎(六夺公)
创造了水书,却几番遭受迫害,四下躲藏逃避追捕,因此,水书越来越少。”“推断其起源相当古远,或可追溯到商、周
甲骨文、
金文形成的时期。”公六夺“是
宗教代表,文化的
创造者、民族的
首领和守护神。他的家族十分显赫……亦被奉为全民族的保护神。”如果公六夺家庭不是殷室世宦之家,或是文化贞人,也很难有水族
古文字问世流传。水家
古文字编纂的水书卷本,其宗旨反映了民间历书择吉避凶的特点。古代严禁民间制历,违者要抄斩。有关公六夺
创造水书及劫难历程,艺术地反映当时水家先民的历史灾难和举族南迁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