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水族尚未有自己通行的文字,尽管有古老的文字“泐虽”,但因字数太少且停留在以
象形为主的发展阶段,尚未形成社会交往通行的载体,因此水家传统的文学都停留在“耳听的语言”即“说的语言”阶段。这与有通行文字民族的“目治的语言”即“写的语言”有着很大的差异。
汉语的
成语、格言等,都可以从
典籍中查到其作者或出处,即使是民间
俗语,一经文人用于字里行间之后,就为后人留下稽查的依据。但是,水家的
成语、格言、
俗语、
谚语、歇后语,在民间没有如此明确的划分,加上千百年来在百姓中广泛运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流传性,也存在相对的变异性,无法找到最早的作者和最初的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