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拍摄民族题材影片为大家所熟知的韩万峰
导演,在2009年曾拍摄过一部影片,名字叫《我们的嗓嘎》,这是第一部取材于
侗族生活、用
侗族语言拍摄的电影。影片的拍摄地就在通道县,这里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山岭峻峭、溪河纵横,偏远的
侗族山寨交通闭塞,与外界联系不便,相对封闭的自然空间造就了影片中的侗寨地域标识和独特的原生态自然景观,同时也描述了
侗族人民长久以来赖以生存的家园,向观众展示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朴素
情感。“嗓嘎”一词是由侗语音译而来的,意思为教授侗歌的歌师,歌师是
侗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在侗寨中,歌师德高望重,受到大家的敬仰,能够帮助人们祈福消灾。影片中不管是小孩子满月还是生病发烧,甚至是农户的牛不见了,都要请歌师萨伊兰来唱侗歌,这样的一些仪式是
侗族人民表达意愿的行为方式,它和
侗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饭养身,歌养心”是影片中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话,侗家人把“歌”和“饭”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是滋养身心的重要
表现。侗歌不仅可以陶冶心灵,还可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等
情感。然而,在如今的侗寨,很多
侗族的小孩子不会说侗话,更不会唱侗歌,甚至拒绝学侗歌,对
侗族传统文化
表现出一种漠然的态度。影片展示了“嗓嘎”的失落,这其实是折射出
导演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所面临的传承困境的担忧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