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锦作为一种积淀了
千百年人文传统、民族意识的文化遗物,
侗锦不仅是一种体现着实用价值的“物”,也是一种投射着精神意象的“心”的载体。
侗锦的
织造融合了
侗族先民对自然和
人文认知的本土知识,是用线“书写”的民族文化史,用图、形、色隐喻的象征体系。机杼
经纬的结构能力,“观物取象”的造型能力,“立象达意”的
创意能力,归根结底是文化、意识的觉醒和成长。在这样由表及里、从物到心的过程中,族群把物象
构型为
图像,将
图像内化为意象,使民间信仰、社会
伦理、族群认同、审美意识等嵌入一方
织锦,以心观物,从物达心,
侗锦由此而成为映照着民族漫长心路的一种视觉文献。亚辉发挥自己的艺术专业之长,对
侗锦纹样分门别类做了详细梳理,列出按
植物纹样、
动物纹样、景观
纹样、器物
纹样、人物
纹样、文字
纹样、
几何纹样等常见
纹样一览表,并从
纹样的主要题材、
构图特征、
色彩体系、设计取向、象征意义等方面做了细致的分析,配以精美的图例,让人
叹为观止。这是该书最为有趣的部分。略感遗憾的是,虽然亚辉已经注意到这些
纹样体现了
侗族人崇尚自然的文化生态观念、万物有灵的朴素信仰,以及对
祖先的崇拜、族群间的和谐交往等方面内容,但这些包含了
侗族历史、
民俗、信仰、
伦理的深厚内涵,具有
侗族精神世界丰富意义的
纹样,仅仅用“审美表达”这样一个稍感局促的概念来统摄,似乎显得有些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