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当中最有代表性的当然就是从江
侗族的婚嫁鞋了,作为喜庆之日所穿的婚嫁鞋,它的
鞋面常用
桃红、橘色、
紫色等
色彩艳丽的
暖色作为
底布,更加突出喜庆和开心的氛围。如
图表4-30所示的这双婚嫁鞋就使用了橘色的
丝绸面料为
底布,选用的
丝绸在阳光下发出一点点的闪亮感觉,不由得让人多看几眼。橘色在
暖色系中是最温暖的颜色,能
马上让人联想到
金色的
秋天,丰硕的
果实,是一种满足、快乐而幸福的颜色,而结婚就代表着少年人生阶段的结束和成人阶段的开始,既有丰收之意又有寄予开始新生活的寓意,
暖色使用在婚嫁鞋上再合适不过了。在鞋沿和锁梁的部分,蓝
紫色和橘色产生撞色效果,使得
鞋面和鞋沿的
色彩跳跃,给人强烈的视觉效果。
紫色自古便是吉祥的颜色,亦有所谓“紫气东来”。在
侗族人爱情里,
紫色代表着高贵而纯洁的爱情,它不看重俗气的金钱,唯一能打动它的只有从心而出的那份无可替代的真情。整个
刺绣图案的选择温柔浪漫的
粉色系作为
纹样的标准主色。
粉色与橘色为邻近色,邻近色的特征是色相间
色彩的倾向近似,色调统一和谐、感情特性一致。
色彩的饱和度和彩度较
鞋面和鞋边沿来说有所降低。更加特别的是使用了颜色勾勒边缘的方法来突出主题,
桃红色的
蝴蝶翅膀,边缘使用对比色粉绿偏蓝的颜色来勾勒;纯青的叶子边缘用粉蓝勾勒;普兰的树枝上点缀着白色,
绯红的
花瓣则使用粉红勾勒,这样一来使得
绣花鞋的层次丰富,
色彩错落有致,主次分明。橘色、
粉色、
紫色、
绿色这样艳丽的配色若没注意主次的安排,很可能会变得俗气而杂乱无章,但是显然从江
侗族的妇女早已超越了平凡的用色
境界,她们虽用对比色调,却能
创造很好的调和感。而所谓多组对比色配色法,就是同时运用多组对比色共同营造一种清爽明快而愉悦的视觉调和,这样的配色,在绣面上必然会同时出现很多种色调,若是不能在面积比例与明度纯度上做出主次关系的话,配色失败的可能是很大的,但是从大多数配色成功的例子看来,从江
侗族妇女长期滋生在
色彩斑斓的大自然中,对
色彩的调和道理没有过多解释,只是觉得美丽顺眼即可。这种与生倶来的
色彩天赋让我们赞叹和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