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社会出现以后,人类群体开始派生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聚集的占有者,形成官与民两个社会阶层。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相对集中的上层富裕生活,为生存
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所以在民众的群体中开始出现了“禄(官俸)的观念”。这样,由原来群体的福、寿观作为基本文化内涵的
中国民间美术,发展为福、寿、禄三者合一的
世俗文化民间美术。特别是经济政治文化发达的地域,“福禄寿三星”为主体的民间美术作品可以说是随处可见的;但交通与经济文化比较封闭的地域的原生态民间美术内涵,则仍然只是福与寿,即生命与繁衍的内涵。例如,陕北农村民间
剪纸中生命繁衍内涵的《莲里生子》,在交通经济发达的
天津,
表现在该地区特有的民间美术种类——
天津杨柳青
木版年画中,就发展为做官受禄内涵的《
莲生贵子》和《五子登科》。随着农耕
自然经济向
商品经济的发展,金钱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民间美术中,原生态民间美术《生命之树》,演变成了《摇钱树》和《
聚宝盆》;随着现代社会
世俗文化的发展,人们不再为争取基本生存条件而生活,原生态民间美术中的生命与繁衍符号淡化,人们以幸福生活和
吉祥如意的符号
谐音,代替原生态的生命与繁衍符号。如《
吉祥如意》,以戟和玉如意的实物组合来
表现生命意识。如《
事事如意》,以两个
柿子与玉如意的实物组合,代替生生不息内容的原生态文化符号。又如《
吉庆有余》,以戟与鱼的实物组合,代替了戟通天通阳、鱼
多子的
子孙延续生生不息的内容,由
多子多孙观转化为追求生活富余、财气兴旺,还有《
和平》以荷与瓶的
谐音代替了荷与瓶的寓意
多子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在
中国民间美术中,我们可以像
考古学田野作业区分文化层一样,对每一件作品都可以区分出其时代发展的历史文化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