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而外,水族之所以视鱼为最为崇尚之物,也与水族本身是农业民族有很大的关系。在都匀王司地区有的水族在结婚时,要在新房的门前摆放一盆水,水中还放着几尾鱼。有人解释为“鱼水合欢”,美满幸福。这种解释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全面,因为鱼在水中不仅灵性十足,而且繁殖能力极强。在这里以一盆鲜活的鱼摆放在新婚夫妇的房前,更深层的意义还在于以此祝福新婚夫妇
早生贵子,多子多福。这与汉族地区以花生、枣子、
桂圆等隐喻“
早生贵子”如出一辙。水族至少在唐宋之际就已进入农耕社会,是个
典型的稻作农业民族。
千百年来,由于受到农耕文化的影响,使水族与其他许多农业民族一样,对人口的增殖抱有强烈的愿望。因为在农耕生产条件下,人口多,即意味着劳力多,劳力多即意味着在农业生产中占有优势,人口多也就成为多产粮,多收入的决定性因素。正是因为茬农业社会条件下,人们十分看重多生多育,所以在自然界中,那些多产高产的具有旺盛繁殖能力的
动物,如鱼、猪之类的东西,必然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男女婚配是实现人口增殖的前提,为确保人丁兴旺,多子多福,水族在婚姻缔结的过程中,以鱼作为圣物,其目的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