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是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选拔官吏所采用的主要方法,
科举考试中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
古时科举考试中在乡试、会试、殿试连续三试夺魁,人们常称之连中三元,或喜报三元,这常被用来对参加
科举的人的吉利赠言或贺词,表明对读书人的祝愿。因为
荔枝、
桂圆、
核桃三种果品都是圆的,常被用来寓意“三元”,同时用三个
桂圆表示“三元”也在民间广为流传。“喜报三元”则是
喜鹊和三只
桂圆的图,通过取
喜鹊之首字和三只
桂圆之“元”字来寓意的。喜报三元即三元及第。自唐朝始,举人赴京应礼部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状元,常被用于比喻首位,中状元者为“大魁天下”,为科名中最高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