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工具有印架、刷子、
棕刷和趟子等。刷子是刷墨的工具,一般是
圆形的,材质用江边的
芦苇制作。艺人将
芦苇收集后晾干,取其秸秆的上半部分,这部分的毛比较细密,然后将
杆子部分收拢成
圆形用绳子绑在一起,头部小穗轴自然成
圆形散开,这样刷子就做好了。
棕刷是用棕树的毛手工制作的,制作时先放
几层棕毛,把一头用绳子绑住,另外一头自然散开就可以了,整体形状像一把打开的扇子。这两种刷子都是用来上色的,其中
芦苇刷子专门用在线条版上面。用这种自制的刷子,艺人在蘸颜料时就能保证颜料的量刚好合适而且均匀,再配合艺人的经验使用恰当的力度就能将颜料均匀刷在线板之上,避免出现“脏”、“花”等问题,免去由于颜料饱和度的不够或过量出现的形象模糊的情況。墨汁或者颜料均匀地刷到印版上后,铺上
纸张,这时就需要用到趟子了。趟子的整体形状呈长方体,底部包裹着棕毛,刷面平整、柔软、有弹性。制作趟子时,先把棕毛紧紧地缠绕到一块长方体木块上,把长方体中较大一面上的棕毛压平,用来按压印画的
纸张,使印版上凸起的线条能印到
纸张上。要印的
纸张较大时用大趟子,要印的
纸张较小时用小趟子,艺人们根据需要会制作很多种不同大小的趟子。趟子和纸接触的部分带有一些弹性,如果用力适当的话,会把
纸张压得很平整,比直接用手更快、更均匀。趟子在使用时要先从
纸张的中间轻压,使纸先固定在印版上,然后再左右地来回压过几次,直到
纸张和印版上的墨汁充分接触,印版上的所有线条都清晰、均匀地
拓印到纸上,墨线稿就印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