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苗族
染色工艺中还有另一种亮布制作工艺极富民族特色。在黔东南台江、雷山、榕江、从江、黎平及相邻的
广西融水、三江县的苗族喜用亮布作衣,与之相邻的
侗族也喜用这种亮布制衣。现将笔者在
广西融水考察的亮布工艺流程录于此,以备考。融水一带苗族染亮布,第一步是制
染液,先以
稻草灰制
碱水,除加土靛外,还加一种苗语叫“孔初考”的
植物半斤,“阿些”(苗语音译)
植物根
半斤,“孔穷龙”(苗语音译)
植物根
半斤,“阿略”(苗语音译)草一斤,酒适量,即制成
染液。第二步为酵,即七天后再加入一定量的蓝靛料,第八天再投入一定量的蓝靛料,到第十一天又放入一定量的蓝靛,即可开染。第三步是
浸染,反复四次。第四步是
上浆,苗语称“都豆”,以黄牛皮熬胶
上浆。第五步为捶布(此地无碾布),将布叠成
几层,面向外,慢慢从布端开始,初轻后重,保持湿润,反复多次。第六步蛋浆,放2-3枚鸡蛋的蛋清于碗内,加辣椒一颗,用鸭翅羽沾蛋清刷匀于布的正面。第七步复染,复刷蛋清和再染一次。第八步复捶半天,复刷蛋清,又投入
染液复染一天即停。第九步放品莲,用小铁锅放清水约两升煮沸后投入品莲约三钱,用时1小时,待冷后取鸭翅羽沾水对布面轻刷均匀。第十步蒸布,即将刷好品莲的布卷成筒形,放入大
竹筒内,置于瓶中蒸约20分钟,待筒口冒出蒸气约10分钟即可取下,并快速将布筒放开晾晒。晒干后即成闪闪发光的苗家亮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