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中期,闭塞的花瑶山寨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花瑶
挑花艺术风格开始转变。花瑶
挑花受到电影电视
图像信息、画报、新年画及各种印刷
图像影响,
创作思维从原来的对自然的模仿与再现转变为对图片的模仿,这种挑绣的方式更容易把握,并方便开发新的样式,而且看起来更加与所挑绣的对象相像,很快在花
瑶族群中得到推崇。但这种挑绣的方式却也扼杀了民间美术最为宝贵的随心造物的天性,同时也使得花瑶
挑花的图案化特征逐渐消失,逐渐形成了造型呆板、布局别扭、疏密关系混乱的
挑花样式。当然,在模仿现成图片的初期,图案造型还保留
十字挑花45度角造型与
镂空、填充、嫁接等,并且在
挑花图案中开始出现了人物与文字等图形,代表性作品有《哪吒闹海》《元帅》《
骑马的人》等,这些作品在一些介绍或研究花瑶
挑花的文章中被取名为《乘龙过海》《郎丘御敌》《盘王升帐》等名称,并阐述花瑶
挑花的内容反映了
瑶族的民族文化与历史事件,其实这些论述有些牵强。据调查,《哪吒闹海》是根据当时影响很大的动画片《哪吒闹海》的一个剧照图片挑绣的,在将彩色图片转化为单色
十字挑花时,形状与
黑白关系发生了增删或变形,但仍可看出动画造型哪吒的形象,并非某些文章所说的是
表现瑶族祖先盘瓠乘龙过海传说。被称为《郎丘御敌》的
挑花纹样其实是根据当时农村流行张贴的《十大元帅》年画挑绣的,从
挑花人物的服装特点与所骑的马的造型就可以判断出这一点,最为明显的是
挑花人物还挎着枪,与传说中生活的明代的
瑶族英雄郎丘相去甚远。尽管如此,在花瑶
挑花艺术风格转变初期,虽然其艺术价值受到了影响,但却丰富了花瑶
挑花的内容,
挑花艺术风格从图案化逐渐转向图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