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瑶族中,以歌为媒,通过对歌来物色对象的事较为普遍。
广西大瑶山一带的
瑶族每逢节日喜庆和劳动过后,未婚男女青年都喜欢聚集在一起,通过对歌谈情说爱;或在每年的集体春插和迎神赛会时以歌入手,相互认识;或在每年
夏历腊月十五至正月十五村里开放“正月屋”时,在正月屋里以歌为媒,向异性求爱。
广西南丹白裤瑶青年恋爱时,一般是女方主动。当一个姑娘看中某个小伙子时,就主动地唱细话歌向对方求爱。双方轻声细语,交流爱慕之情。一些大胆调皮的姑娘,还邀请同村
姐妹一起去抢小伙子的
腰带或银手镯,如这小伙子也有意,则任其抢去,否则无论如何也要想方设法将自己的东西抢回。
广西德保一带的部分
瑶族青年看中某个姑娘时,就到该姑娘住的村头唱“求进村”山歌,女方父母则答歌“考男子”,如小伙子唱得好,对答如流,就请他到门前对唱。小伙子再展歌喉唱“求进门”山歌,女方父母再答歌,若小伙子对歌对得好,女方父母便让他进门与姑娘对歌,谈情说爱。情投意合者,双方悄悄出门,在村头岔路口烧一炷香,拜别女方父母,行至男方家结为夫妻,3日后方回娘家认亲。
广西巴马一带的蓝靛瑶,每年三月三对歌前,先以一个村全体未婚男青年的名义向另一个村全体未婚女青年发出对歌邀请,经对方全体女青年商议并取得村中父老的支持、同意后,双方约定对歌时间、地点,届时共同直奔相约地点,互相对歌。然后双方再拉开距离抛
绣球。经对歌、抛
绣球接触后,如姑娘看中某一男子,便掏出特制的
绣球抛向意中人表示心意。经多次对歌考察对方的才能,若双方有意,小伙子便可以
绣球为信物,派人求亲。广东连南排瑶将男女青年唱歌恋爱称为“讴沙瑶”。小伙子看中某个姑娘时,便怀揣
耳环、银簪等信物,乘夜色到姑娘住屋旁的窗前唱情歌,诉说自己的家门身世,倾吐对姑娘的爱慕之情,表白自己的勤劳能干,描绘和姑娘结成伴侣后相亲相爱的幸福生活,直唱到窗内传出姑娘的对唱歌声。经双方对唱有意,姑娘就走出家门与小伙子交换信物,然后禀告双方父母,便可请媒求婚。
云南勐腊地区的
瑶族,男女青年常于夜晚汇集于约定的地方对歌。对歌时,姑娘用伞遮住脸,不让小伙子
窥视。双方凭借山歌了解对方的为人,情投意合者,姑娘才会让小伙子拿开遮脸的伞,认识庐山真面目。
云南禄春县的蓝靛瑶,每年秋收后,未婚青年就背米外出串情人,一群同性的青年按事先的约定来到某个瑶寨,该寨的异性未婚青年则于规定的屋里备酒、肉、烟款待。宴席上,客人先唱赞美主人的山歌,然后主、客之间你唱我答,互相诘难,交流感情。坠入爱河者,双双走出村寨,觅幽静之处倾吐心中的爱慕,并按当地习俗,男女双方互往对方的手上咬一口,以此为爱的见证。咬手还有规矩,咬重了被说是狗咬的,咬轻了又被视为对情人的爱意不够。
广西金秀一带的茶山瑶,大部分人的住房为干栏式建筑,大门侧上方设置一吊楼,姑娘成年后,就搬到吊楼旁的卧室去住。
晚上,姑娘们三五成群地聚集在吊楼旁的卧室内,一边
绣花,一边唱香哩歌;小伙子看中某个姑娘时,便邀伙伴于夜阑人静之时到姑娘住的吊楼下唱香哩歌求爱。姑娘从歌声中知道自己的意中人来了,就打开吊楼房门,让情人爬楼进门,有时姑娘还会拉他一把,助其上楼。经过多次对歌接触,双方感情加深。天长日久,夜间来这个吊楼的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这对情侣,双方便互赠信物,以订终身,俗称“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