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祭节
瑶族的禾魂节来源于
瑶族先民对
稻谷的崇拜。在
远古时代,
瑶族先民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自然界,认为自然界万物有灵,认为
稻谷和人一样,也有
灵魂,必须崇拜它,才能获得丰收。所以,每年的夏历四月初九,
广西大瑶山一带的山子瑶便早早起床,打扫
庭院、熬酒、做糯米糍粑,迎接“禾魂”回家过节。早饭后,各家家长便根据家庭成员的年龄和身体健康状况,把各人分派到田峒、旱禾地及田边的小溪去请禾魂。请“禾魂”的人
衣冠整洁,带上小谷篓。路上,同行者要互相祝贺,希望彼此都能请到“禾魂”回家,争取今年取得好收成。到目的地后,人们沿着田埂和山边仔细搜索鼠洞、石缝,寻找被
老鼠拖去收藏起来的
稻谷。一旦找到,就高兴地祈求说:“禾魂、禾魂,快跟我回家!”一边祈求,一边将
稻谷捡起装进小谷篓。到小溪请“禾魂”的人,还要带捞绞去,用捞绞在水中捞来捞去,一边捞一边说:“不幸被水冲走的禾魂,我来捞你了,快跟我回家吧!”打捞过程中,不管是捞到小虾或
小鱼,都将其视为“禾魂”带回家。回到村边,各家的家长将拾回的
稻谷集中到用红纸包着的新小谷篓里,然后在一枝繁叶茂的金竹枝上挂上5串最大最长的
谷穗,意为当年的
稻谷长得跟金竹枝一样高,
五谷丰登。接着,家长右手拿金竹,左手提谷篓,朝家走去。进堂屋后将金竹插在神龛上,将谷篓放在金竹旁,供糯米糍粑、米酒、腊肉祭“禾魂”,家人向“禾魂”三鞠躬。随后,家人一边吃饭,一边听老人传授生产经验及如何捕捉损害庄稼的野兽,告诫晚辈爱惜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