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妇女头饰大体可分为包帕、
缠头、戴帽3类。巍山、景东、南华等地年轻姑娘留长辫,戴
鱼尾帽,婚后
盘髻包帕,中老年妇女以青布
缠头;红河等地戴饰以大小银泡的鸡冠帽;建水妇女以红
绒线扎束发辫三四道,
外罩黑
纱巾,俗称“三道红”;蒙自妇女饰以毛巾或
头巾裹成菱角状;个旧妇女则头饰瓦帕;屏边女子缠挑花大
头巾,绕以缀有海贝的饰带,耳饰大
耳环,佩戴料珠项饰;楚雄女子
大都以青帕
缠头,呈圆盘状,佩戴银项链、
耳环,少女多有戴帽习惯;元谋女子戴高筒式黑帽,生育后换戴竹架圆顶
大帽;弥勒、石林一带阿细女子辫髻,串以红缨、料珠之类,绕干头顶一周,颇具特色。撒尼姑娘在戴头饰时,事先要梳成发髻,再把头帕戴上,右侧还要垂吊一束彩色的串球和一绺乌亮的黑发,撒尼语称“抢喔”,将之成串地垂在胸前,走起路来,既矫健活泼,又楚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