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4年至1875年(
同治14年)
俄罗斯政府向
中国派出了一支科学和贸易考察团。考察团从圣彼得堡出发,取道乌兰巴托(
蒙古)、
北京、
天津,抵达
上海,然后沿
丝绸之路穿过
哈密等地,最终回到
俄罗斯。考察团的摄影师阿道夫•伊拉莫维奇•鲍耶尔斯基途中拍摄了大约200张照片。这些照片是研究
中国这一历史阶段的宝贵资源。照片的长处是真实而感性,弱点是不知前因后果。在拍摄
哈密的照片中,有一张题为“
哈密穆斯林妇女”的照片引起了笔者的关注,拍摄时间为1875年。由于是黑白照片,年代已久,这位
哈密穆斯林妇女身着的
长袍已很难看出具体图案。但从
长袍的质地来看,是
锦缎或者
丝绸之类的
衣料,
长袍宽袖、
下摆直到脚面,通体
黑色小花,雍容华贵。上身穿
对襟如意
坎肩,
圆领、一字型盘扣,
宝石为纽。这种
对襟坎肩和
宽袖长袍应是清早中期的制式,清晚期至
民国大都流行
大襟坎肩、
窄袖长袍。露出的右脚可以看出穿的是
绣花鞋,
鞋头缀绣
圆形图案或镶有
宝石之类装饰物。
耳环上半部分
圆形,下面缀三串闪亮的链子,看不出材质,但贵气十足。关键是
帽子,
圆形帽
锦缎罩面,四周绣有缠枝纹花卉,帽顶部中间有
宝石相连的
帽缨垂于帽前。这种极为珍贵的
帽子不是一般人能戴的,它与
哈密博物馆珍藏的
哈密回王妃帽极为相似。从作者拍摄的年代和该服饰的特点判断,这张照片应是
哈密七世回王伯锡尔大福晋买如里•巴钮的照片。由于伯锡尔之子八世回王默哈莫特先天软骨,视力近盲,其在位期间,政事由
王母买如里•巴钮掌管,所以被
哈密人们称其为
哈密女王。买如里•巴钮和她的
丈夫一样,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义无反顾地站在清政府一边,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被清政府册封为“
亲王福晋”。这张137年前的老照片足以证明
哈密维吾尔传统服饰的悠久历史。有人问,既然是七世回王福晋,背景何以出现残墙断垣?殊不知她的
丈夫七世回王伯锡尔刚经历了一场叛乱,叛乱者攻破城池,杀害回王。在平息叛乱之后,伯锡尔之子继位,一切满目苍凉、百废待兴。这张照片出现这样的背景就可以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