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民间
剪纸艺术大多作为
刺绣底样使用,如
剌绣的背带花、围腰花、帽花、翘尖鞋花、
荷包花、
枕头花、袜垫花等,都是先剪出各种图案的纸样,再用针线对图案进行
刺绣。此外,
剪纸也有作为演花灯装饰用的灯花——“记掬”(在水族地区个别家庭为了祈求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便在交叉路口及树下修建石凳供人们休息歇凉;在庆典时,剪一些
吉祥的纸花,实际上是一种民间风俗活动)用的纸花,结婚用的
喜花,为敬生母娘娘设立的祭桌,剪制的连手小人图案贴在生母娘娘席上敬“牙希登”,以及为丧事制作的“香亭”、纸扎等等。这些
剪纸艺术品,虽被人们视为“雕虫小技”,或视为工匠、手艺人糊口之作,但它是水族劳动人民为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
创造的艺术,它根植于水族社会深厚的生活土壤之中,并在长期的艺术和生活实践中得到升华与发展,是水族艺术的瑰宝。水族的
剪纸多用
镂空为主的技法,加上
剪纸的工具材料简便普及,技法也易于掌握,因而这一艺术从古至今,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