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母发现此事,下令绑了送梅的鹊儿的双腿,并把它关进笼里禁了起来。从此,鹊儿也就练成了蹦蹦跳跳的本领。后来,专管天宫鸟类的三足鸟得知此事,很同情这只鹊儿,冒风险打开
笼子放了它。这只鹊儿飞到人间,看到
梅花吐艳,就在
梅枝之间跳来蹦去,还“喳喳喳”叫个不停。这株
梅花树栽在一个
富人的花同里,这家小姐恰逢出嫁日,按当地风俗,姑娘正在绣楼上“哭嫁”。忽然,鹊儿的阵阵叫声从窗口飞了进来。姑娘听了不知是何声音,走到窗口向花园望去。她看到
梅枝上有只从未见过的鸟儿,
羽毛美丽,叫声悦耳,舞步轻盈。姑娘一时高兴,取来
剪刀和
红纸,照着鹊儿和
梅花的样子,很快便剪成了一幅窗花。这时,家人来催姑娘快上轿。姑娘拿着刚剪好的窗花,自言自语道:“这是什么鸟……”快嘴的丫环忙说:“
今日大喜,姑娘逢喜事,就叫它
喜鹊吧!”姑娘上了轿,到了婆婆家,她剪的窗花也随同嫁妆抬了过来。男家开
染坊,家主见新媳妇的这幅“
喜鹊登梅”的窗花剪的很好,就照着画了,又加了只喜鶴,寓意成双成对,
双喜临门。画好后,以
镂空手法
阴刻在硬板纸上,把白布放在硬板纸下,用豆面浆往上面一刷,把布放在染锅里一煮,将面浆洗去晾干。从此以后,便有了蓝底白花的“
喜鹊登梅”的
印花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