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染,即采用
植物的根、茎、叶、果、皮等为材料,使
天然纤维着色的
技艺。染由水、木、九三部分组成,水即
染液,木即染料,九为所染次数,即为染制过程。壮族先民是最早发现和使用
植物染色的民族之一。1954年出土于
广西贵县(今贵港市)东湖汉墓的五俑三眼红陶灶,灶上三眼,分置釜、双耳锅和颤各一件,二俑在旁操作。一俑正从中间锅内捞出染布,一俑正往釜里投放物体。陶灶左右两侧各有一缸一俑,该俑双手向缸内舀水。专家认为这是一个染坊的明器,反映了当时壮族先民
染色业的发展情况。如今,只能在一些较为偏远的壮族地区才能看到传统
织物染色工艺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