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
侗族,对
色彩都会有不同的偏爱。
侗族喜着青、紫、蓝、
浅蓝、
白色这些朴实大方的
浅色服装,
表现出
侗族先民沸腾的生活节奏侗家人之所以喜着上述几色服装,有着特定的含义。就拿青、
紫色来说,侗民族经历过
狩猎时期,所以,穿上这颜色的服装,可借以掩饰自己,获取猎物。另一方面,这些颜色又是
吉祥、幸福的意思,
侗族民间长诗《初相会》就有这样的
诗句“辣子开花嫩蔫蔫,葛麻生来满坡牵你哥人才都出众,处处栽花都团回。”这里的“嫩蔫蔫”,即
青色,富含
团圆、幸福之意。“民间
诗歌是反映民族生活及其全部鲜明的
浓淡色度和类属特性的一面镜子”,别林斯基对民间
诗歌价值的评价是耐人寻味的蓝、
浅蓝色,在侗家人心目中具有丰富多彩的意思而
色彩的调适,正是侗民族审美观的反映
白色,侗家人则认为是心地纯洁无瑕的意思,由此又引申出善良的含义,意指人要正直、诚实、心灵美。直至现今,侗家人披麻戴孝就全身穿或披一长
白布,认为用了
白布,死者在阴曹地府同样行善不恶,这样,永保在世之人康乐和幸福《歌祝英台》里赞美情姐的
美丽时,就写道“你姐打扮嫩蔫蔫,好像白鹤飞半天岩鹰看见想来取,我郎得见想来连”“看姐白白又打扮,十有九人起谋心妓不连朗朗连你,藤不缠树树缠藤”。这里的
白色就有纯洁、善良、
美丽之意。总之,
色彩表现感情从来就是以联想为基础的。侗民族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心理素质和民族性格所决定,对
色彩的联想和审美自然就烙上了民族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