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忠义从1956年起,到1967年六十五岁退休止,十多年来从未休过假日,他一方面苦心钻研
创作,焙制颜料;一方面教徒授艺,以期后继有人。潘忠义画人物“
开脸”继承宋人
画法,颜色不褪,秀美清俊。他染人物头脸至少反复六遍,而焙制颜料尤其
费工。如调研
铅粉,他先用一块豆腐放在锅中,豆腐上铺一层纱布,布上放
铅粉,用徐火去蒸,到一定火候,铅渗人豆腐中,上面的粉用来敷染美人脸,永不会出现反铅变黑之弊。又如他在焙制章丹(
橙色)或银珠(
红色)
矿物质颜料时,除用乳钵细研外,颜料内尚需加以
蛋黄,
蛋黄内含脂肪,既能使颜料细腻无渣滓,而且时间愈久颜色愈鲜明,这些都是过去
画师秘而不传的方法,潘忠义
师傅一一传给了画社学艺的学生。因此使潘忠义老艺人之
技艺不致失传,留下了不少过去秘而不传的“画诀”。潘
师傅还加工绘制清代的一批“
京剧年画”(共八十五张),以留传
后世。另外加工了一批清代齐健隆画店
印制的画坯,共一百零六幅,内容有《齐桓公举火爵宁戚》、《张良吹箫破楚兵》、《马跳檀溪》等。这些作品都是潘忠义为了使学生见习其配色、研色、填色、
开脸等技法而
创作的,工细绝伦,也是杨柳青年画中不可再得的文化国宝了。遗憾的是“
京剧年画”八十五张,于十年浩劫期间全部毁掉了。画社遗存的一些潘忠义
手绘之珍品,闻说已陆续被
外商套购运走。1984年春,潘忠义
师傅去世,身后仅存的几支
画笔和一部分
手稿,又被收废品的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