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使用硍硃
丹粉的年画产区不止
佛山一地,但为数不多的使用这一材料的产区在使用的方式和程度上还是有差异的。比如
福建漳州,是用硍硃
丹粉加上其他材料事先制作丹纸,再用粉质不透明的颜料套印年画于丹纸之上。这样制作出来的年画与
佛山填丹工艺制作的年画相比较,
漳州年画显得较为沉闷、厚重,
色彩有些浑浊。
佛山因为主要使用透明颜料,
印制于
白纸之上,丹色只是填刷在画面空白处,
色彩效果更为明快。以生产
宣纸而闻名全国的夹江,因为纸业发达,又自制颜料,在明清时期也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
木版年画产地。他们生产的门神因为使用了在当地称作“
黄丹”的硍硃
丹粉,在巴蜀地区阴雨连绵的灰暗天气里,显得鲜艳明亮,被认为具有辟邪功能,并因此热卖,远销
四川、
重庆、
贵州、
湖南等地,因夹江制作的这类纸呈色偏黄,故被称作
黄丹纸,所印门神称作“
黄丹门神”。夹江丹色的使用方法与
福建漳州接近,也是先利用
丹粉制作丹色粉笺纸,再在粉笺纸上套印不透明颜料。天津杨柳青也使用硍硃丹色,丹只是作为绘制年画的其中一个
色彩,不似
佛山、
漳州和夹江那样大面积使用。清代,天津杨柳青年画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画店财力雄厚,在戏出年画流行的时期“可以请
画师到
北京的戏院去看戏,即席
写生,再把
画稿带冋作坊,反复修改,然后刻印”,更加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在绘印的材料选择上,也不惜工本。“往往不同的颜色、颜料来自不同的产地,如
广东佛山的
银朱(大红)、
湖北的章丹等。有些颜料还要自己用
植物或
矿物炮制,或派专人到
苏州选购。”这里的
银朱即是硍硃。由此也可以看出,
佛山生产的硍硃无论从质量,还是呈色效果来看,都受到全国公认,当时最有财力的年画作坊才会在用料十分讲究的情况下,选择使用
佛山的硍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