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织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实际上是抽象艺术的
表现,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
土家族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主观再现。
土家织锦取材大自然,
表现大自然。土家姑娘在辛勤劳动中,注意观察自然界的各种花鸟草虫以及它们的
色彩,用心揣摩、记忆,然后将所观察到的事物抽象地织进
织锦里。
织锦中的许多
纹样,是土家人根据物体的主要特征,经过
提炼、加工而成的抽象
几何图案。它是一种再现性的图案
表现形式,客观对象在转化为抽象
几何形的同时,又没有完全脱离客体的形式特征。如
土家织锦图案“马毕花”中的小马,其马嘴、身体、
四肢都被恰当地用
直线与
斜线概括成
几何形。通过土家艺人夸张而简化的艺术处理,使那些概括、简化的骨线结构都达到了简化形体的艺术效果。这种变形使具体的对象从自然的真实上升为艺术的真实,形象十分简练突出。再如“梭罗花”的变形处理,是将花的平面形态简化为规则的
多边形,枝干变为转折成角的均匀
直线,由
边角对称的块面构成叶片,从而达到抽象的装饰效果。其中点、线、面的应用排列,既规则又巧妙地使整个图案皆由
直线和
几何块面组成。土家艺人完全不受自然形态的束缚,凭借主观的感受,以抽象的手法表达出形式美。当然,这种
几何形式的
纹样不是土家人的独创,原始
彩陶装饰中的“
几何纹样”就已是较为典型的抽象型。如半坡仰韶文化中“
菱形纹”陶盒,据考这种
菱形纹是由
鱼纹演化而来的,但在这种陶盒的装饰图案中已不见鱼的踪影,所见到的是由扁
方格之内
黑白对比的三角形配置成的一个单元交替延续而生成的统觉——
菱形纹的连绵不断。这种
几何化的视觉效果符合形式美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