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
白布平铺在一块平面光滑的
正方形或长方形木板上,再把盛有
蜂蜡的土陶碗放在火盆旁,用火盆里的火使蜡熔化,然后用
蜡刀蘸蜡作画,俗称点蜡花。画蜡时,用
蜡刀蘸起蜡汁直接在布上作画,蜡汁盛于
蜡刀的铜片中,借助铜片传热的特点使蜡汁保持在便于作画的合适温度。画蜡时,蜡汁温度不能太高,以保持在60-70°C度之间为宜,若蜡汁温度超过70°C,蜡汁在布上容易渗浸四周而使
纹样模糊不清。而如果蜡汁温度过低,在
布料上凝固过快,同样也不能绘成
纹样。在用
蜡刀在布上绘画的过程中,不用尺子、圆规等
绘图标准工具。图案描绘完毕,待布上的蜡汁完全凝固,即可开始
蜡染工艺的第二道工序。苗族
侗族妇女点蜡花,一般没有固定图案,全凭想象点制,但他们最爱点画的是本民族崇拜的
太阳,以及苗族
侗族传说中的城堡,还有就是
龙凤和本民族的日常生活习俗,苗族
侗族妇女是想什么画什么,画什么嘴里还不停地唱着什么,往往是一首赞美
飞鸟的山歌唱完,一只栩栩如生的
小鸟也画成了。这一步是最关键的,也是最难的。就好比写
书法一样,首先要熟悉你的
毛笔和纸,然后还要有深厚的功底和技巧,你的
书法作品才耐看,才叫
书法。点蜡之所以是最难的一步,因为蜡熔化之后,用
蜡刀去蘸蜡,再画到布上,这个过程的动作难以把握,慢了蜡很快凝固,
蜡液进不到布里就不起作用;快了就很快在布上浸开,控制不了线条。画的时候,动作也要适度的快且用力均匀,点有变化的线条时,用力也是要根据点蜡的对象来用力,掌握轻重缓急,这点是说起容易做起来难,要多多练习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