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由于交通不便,受外来影响较少,使
绵竹年画保持了浓郁的乡土味和地方特色。
四川的夹江、梁平两县在历史上也是有名的年画产地,两地年画纯系刻版、
套色彩印。而
绵竹年画之所以重要,是因其手工
彩绘技巧十分丰富。它和我国其它地区的民间年画一样,首先要刻成线版,但在
绵竹年画中线板只是起到轮廓作用,最后完成几乎全靠手工
彩绘。同样一张木刻板,通过不同艺人的加工,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
色彩效果和不同的
表现手法,开相时不受原有的木刻底线的约束,在有些透明颜色处有意不再
勾线,留下木刻线,从而加强了虚实对比和繁简变化。
绵竹年画用纸是当地产的一种土纸,纸上涂一层薄薄的
白银,印刷墨线后,用扁笔上色。用色有歌诀:一黑二白三金黄、四红五绿穿衣裳。
绵竹年画,用色
大都属于单色和间色,在画面上较大面积使用原色、使它形成
主调,在此基础上施以少量的二门子色(过渡灰),多用金、银、
黑白等调合色,使画面既醒目又不刺眼,给人以单纯强烈、鲜艳明快、对比和谐的
色彩效果。
绵竹年画一般分为红货及黑货二种:红货即彩色门画,这是大路货;黑货是用烟墨或朱砂拓印的
木板拓片,形式有斗方、杂条、横披、中堂、屏条五种。斗方内容多诙谐幽默,讽世寓意的如《老鼠嫁女》、《三猴烫猪》、《狗咬财神》、《春官偷酒壶》等。横披、中堂多是一些英雄人物、天官财神。造型受陈老莲影响。屏条则
大都刻绘民间传奇和
戏曲故事。儿童、妇女也常是门画
表现的题材。各种年画除住宅张贴外,茶坊、酒馆及旅店也有张贴。这些作品寓意威武、正气、喜庆、
吉祥和美满,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审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