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张秋镇年画和东昌府年画的关系这一问题,谢昌一认为:“在清代张秋镇的年画店共有三家,有源茂永、鲁兴聚、刘振升画店,均为山西人开设。此时,刘振升画店迁往聊城,从而促成了东昌府年画的发展。”这段话后来被多次转引,特别是在东昌府
木版年画起源问题的探讨中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从这段话看来,作者并没有明确指出东昌府
木版年画就是从张秋镇传来,而是提到画店迁到聊城,促成了东昌府年画的发展,但它在被转引的过程中,却被引申为“东昌府年画源于有
运河之便的阳谷县张秋镇……”,引起了一定的争议。谢昌一后来又撰文提到,
清朝迁往聊城的刘振升画店原字号为“景顺和”,后将“张秋景顺和”、“张秋景顺”改为“老店景顺”、“东昌府景顺和”、“东昌景顺”,从而繁荣了东昌府
木版年画。事实果真如此吗?现隶属于聊城市东昌府区的大赵村,曾有一个名为“同顺和”的
老字号版画作坊(现已消失),开设时间大致可追溯到清中期,其第五代传人相连街在2004年2月14日接受年画学者张宪昌访谈时谈到,“景顺和”是根据“同顺和”改的名字。《平度年画:宗成云、宗绪珍东昌府年画:赵善成》(
中国木版年画传承人口述史丛书)也引用了年画老艺人赵善成这样的说法:“大赵村干年画的倒不多,主要有四家:‘义盛恒’、‘同顺昌’、‘同顺和’、‘景顺和’。这几家有字号,别的家没有。俺家是‘义盛恒’,‘同顺昌’是‘义盛恒’分出去的……同顺和也分出一个字号叫‘景顺和’,才有了这四家,根本上就是姓赵的和姓相的两大家。”由此可断定,“景顺和”画店并非姓刘,也并非是从张秋镇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