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剪纸饼花”是福鼎饼花发展最初的一种形式,在清乾隆年间就已出现,其造型与工艺技法深受当地传统
剪纸影响。艺人们用红、白、绿等色纸剪成,人物多以儿童为主且造型多样,故称为“百子花”。通常用
白纸剪人物的手和脸,彩色纸剪
衣裤,用墨画五官,然后拼贴而成并贴在月饼上,每个月饼上只贴一个人物。因其画面只有拳头大小,又被称为“拳头花”。“
手绘饼花”出现于清末民国初年,主要以民间
戏曲中的人物、情节作为画面内容。按其不同发展阶段又分为“
团花”与“泥金饼花”两种表现形式。“
团花”出现于
清朝末年,它是一种绘制于纸上的
圆形饼花,周围衬以
五彩祥云,十分美观。而“泥金饼花”是在“
团花”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泥金饼花的制作非常精细,以泥金入画,技法类似工笔重彩。泥金饼花画中人物的数量通常也标定出月饼的重量,也能够以此计算饼花的价格。旧时一斤以十六两来计算,一个人物则代表了四两饼,两个人物为
半斤饼,最大的画是有十六个人物的四斤饼。因为泥金饼花色彩鲜艳、富丽堂皇,再加上工艺繁复、
周期长、产量低,所以其工价往往比月饼本身高好几倍,通常只有富贵人家才会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