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国内的最早一幅反帝年画是《火烧望海楼》。自从咸丰八年(1858)英法联军攻陷
天津后,在
天津白河的三叉口望海寺废墟上建立起一天主教堂。
传教士吸收无业游民、恶棍入教,拐骗人口,强占民地,激起民愤。同治九年(1870)
六月,因天主教仁慈堂收容的儿童常受虐待,多被折磨致死,
天津人民聚众到教堂说理并作调查。法国领事丰大业往见北洋通商
大臣崇厚,公然开枪恫吓,又在路上向
天津知县刘杰开枪,击伤随从一名。民众见法国领事如此凶狠无礼,难以理喻,便群起将丰大业打死,并将望海楼教堂焚毁。此图画望海楼内起火,刘杰下轿立于院内,旁立一衙役,当是受丰大业枪击者。画上丰大业被打倒,民众义愤填膺。教堂门口,有两
青衣传教士平举双臂,阻止义民入内。全图真切地画出了人民不畏强暴,怒烧教堂,以惩任意开枪杀我
官民的侵略者的情景。事后,由于
清朝屈服于侵略者势力,反而杀
天津爱国同胞二十名,充军二十五名,并赔款重修望海楼教堂。后来
天津木刻小画中有《卖糖节妇》一图,即歌颂被杀义民之妻贫不改嫁之故事。当时
天津木刻年画中反映此一事件者远不止此两幅。曾国藩《宝佩蘅尚书》载:“
天津民情嚣张如故,将打杀洋人画图刻版,
刷印斗方、
扇面,以鸣得意。”可见当时年画对此事的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