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腾祭祀,是
原始人类最早的一项
宗教活动。具体的仪式
到底是怎么样的呢?现在很难知道。不难想象这种
祭祀大概是很神秘的,甚至在某种情况下,是很残酷的。按威廉•罗伯逊•史密斯写的《闪米特人的
宗教》(1889年)一书所说,
图腾祭礼仪式中最主要的形式是“祭献”。“它几乎在所有古代
宗教中都能找到”。“祭献”一词的原始意义和后来演变的意义有所不同,“后来它是指向神灵供奉牺牲以便与神灵和解或获得恩赐;而在原始时,它只是指‘神与膜拜者之间的一种友谊活动’。在人类尚未使用火之前或未有农耕知识以前,最古老的祭献形式是
动物的祭献”。“
动物的祭献”,自然也包括人在内。因为要体现出“神与膜拜者之间的一种友谊活动”,也只有用人来祭献,才能达到这一目的。
图腾神如果是
植物,作为膜拜者的人与它接触,不会发生什么危险,受到伤害。如果
图腾神是
动物,属于温驯型的比如羊、兔之类,人也不会有什么危险。要是
图腾神是凶禽猛兽,作为祭献的人就有可能受到攻击,乃至被吃掉。这在出时处于愚昧状态的
原始人看来,也是“神与膜拜者之间的一种友谊活动”。它将被看作有利于种族的发展,群体的安全,受到全
氏族的赞扬与怀念。这种用人来祭献,是最原始的,表达了一种对
图腾神的最虔诚的感情。当然,也是最野蛮的行为。以人祭蛇
图腾,在壮人聚居的地区也是存在的。明人邝露在《赤雅》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岩汰之下,有驯龙(蛇)马,靓女欲见之,盛饰入岩,唱土歌(壮歌),龙出,
五色昭灼,驯习如素,望之若《
山海经》中珥蛇者神也。歌至绝伦,龙喜踊跃,盘入怀中,遗鳞而去,女即珍藏,以为获神之赐,邻女毕贺,笙箫云合……”这条蛇也许经过驯养,已经不吃人了,所以靓女得以保存生命,还受到邻女们的祝贺。也许邝露所说的是
巫术的活动,蛇是人扮演的,再现古代蛇
图腾祭祀的仪式。不管是哪一种,都说明人祭蛇
图腾古已有之。这是人类要走向文明必然要付出的代价。我国古代著名的《李寄斩蛇》的故事,才宣告了这种以人祭献
图腾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