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关于千家峒问题。千家峒是千百年来在
瑶族中流传的一个
美丽而神奇的传说,是
瑶族心目中的圣地,在
瑶族历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长期以来,许多
瑶族向往千家峒,寻找千家峒故地。为寻回这块乐土,曾
不惜流血牺牲,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寻找千家峒运动。但是,千家峒在何处?在瑶胞中,曾经有人传说千家峒在海南岛,有人说它在
浙江的会稽山,也有人说千家峒在
湖南的洞庭湖,在江永县桃川峒,还有人说
广西灌阳县的伸家峒即千家峒等。然而,经过近百年的寻找,并没有结果。因此,关于千家峒的地理位置,不仅瑶胞难以阐述清楚,以解历史之谜,就是对从事瑶学研究的专家、学者来说,也是一个争论不休、难以统的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瑶学研究工作者对此加以关注,并掀起了研究千家峒的热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武汉大学宫哲兵教授,为了弄清千家峒的确切地理位置,从1981年开始,他踏遍了湘、粤、桂边境南岭一带的千山万水,深入山区瑶寨调査寻访了17个
冬春。通过考察、分析大量的族谱、碑文以及出土文物,翻阅了大量的民间历史文献,从民族学、
人类学的角度论证了千家峒的地理位置。他提出,千家峒就在
湖南江永、道县与
广西灌阳县交界的都庞岭地带,中心位置就在韭菜岭。但
学术界对此仍持异议。千家峒
到底在哪里,还需进一步研究。费孝通教授指出:“瑶胞寻根千家峒,史实有待百家争。”近年来,
湖南省李本高研究员经多年的考证和分析提出,
瑶族先民南迁进入
湖南的第一站——千家峒,就在
湖南省临湘市的龙窖山。其理由:龙窖山的地理位置与民间流传文献《千家峒》所记载的地理位置相似,这里现在虽无瑶人居住,但
瑶族先民的遗迹却处处可见。2001年9月,
广西瑶学会在临湘市召开了学术研讨会,就千家峒等问题进行了专题探讨。通过实地考察和认真讨论认为,龙窖山可以确认为
瑶族历史上居住的重要历史遗址,与传说相印证,可以把龙窖山看作是
瑶族传说中的千家峒之一。本书作者认为,千家峒虽是故事传说,但这是真实存在的历史故事。通过
对龙窖山的考察研究,确为
瑶族漂洋过海和千家峒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根据。从
瑶族历史发展看,龙窖山是
瑶族历史上早期的千家峒,这与《盘王大歌》云:“瑶人出处武昌府,漂游过海到千家”是相印证的。同样,把
湖南江永、道县与
广西灌阳交界的都庞岭认定是千家峒,也是与《千家峒流水记》相印证,与龙窖山作为千家峒之一的提法并没有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