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瑶话是自称炳多优的
瑶族所使用的语言,使用人口约40多万,主要分布在
广西富川、恭城、
钟山、平乐以及湘南江永、江华、道县等县。有关资料表明,平地瑶原来属于盘瑶支系,大概在
明朝,他们从山上迁到平地,迫于统治阶级的民族欺压政策,他们被迫逐渐放弃了自己原来的母语改操当地的汉方言——“都话”或“土话”。关于平地瑶话
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方言?过去,由于我国语言学界对于少数民族所使用的
汉语方言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致使研究
汉语的人认为这是少数民族说的话而将之忽略了,同样,研究少数民族语言的人又认为这是
汉语而将之放置一旁,所以在1956—1958年的全国
瑶族语言大普查中没有对它进行专门调査。在1982年出版的《
瑶族语言简志》里也只是一笔带过,只是告诉人们平地瑶所说的是
汉语。就
广西富川县境内的汉方言而论,平地瑶说的“都话”与当地的另一种汉方言“梧州话”是有一定差别的。目前虽然还没有全面介绍平地瑶话的文章,但相关的资料倒是有一些,如《富川
县志•语言篇》、《江永
县志•语言篇》、毛振林的《平地瑶话全清塞音声母的演变》等。平地瑶话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如江永县称之为土话,富川
瑶族自治县称之为都话,其中又分七都话、八都话、九都话(因行政区划而得名)。不管土话还是都话,目前
学术界暂时称其为湘南土语。他们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清音浊化。本节以富川七都话为代表简单介绍一下平地瑶话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