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汉代,原来进入
中原的
羌人,已与汉族融合。而未进入
中原的则形成众多部落,各有
酋长,散布于
长城以南的
陇西和
青海河湟地区。这些部落名号不同,不相统属,常互相攻战掳掠,"强则分种为酋豪,弱则为人附落”(《
后汉书·西羌传》)。他们大多处于原始社会
氏族部落末期至阶级社会初期,与西周初年建立的齐、吕、申、许等
羌人大不相同。众多部落中最强的有
先零羌和
烧当羌。其次则有钟羌、
勒姐羌、
卑湳羌、当煎羌、幵羌、罕羌、且冻羌、沈氐羌、
虔人羌、
牢姐羌、封养羌、
彡姐羌、
烧何羌、巩唐羌,以及效功、傅难、当阒、乌吾、零悟、滇那、黄羝等羌族部落。他们分布在今
甘肃、
青海和
陕西西南部,与
汉王朝都曾发生过大小不同的冲突,对汉叛服无常,但最后大部分
羌人部落都失败
降服,被分散内迁至边塞诸郡安置。没有降附的仍居塞外,被称为外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