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9世纪中后期,
老挝瑶族某些宗姓的势力在
老挝内战中立功而得到发展。上文提到
泰国帕売府邦县叭昌内乡邦卡村乡长邓财凤收藏的《评皇券牒》,其卷首写有“盘金安盘王圣牒绞(交)以(与)本叭邓机陣拿去新地方庇得新地方同吃同在良(粮)(钱)讨下”字样。据当时报道人、与邓财凤同宗族的73岁的大师公邓进陞解释说,邓机[阝竜]是邓财凤的
祖父,阳名邓进坤,阴名邓陞一郎。18岁时住在
老挝猛障地方,在猛赖与叭衣(白夷)打仗。打了胜仗,猛[阝竜]
地方官委任他为鲜陣(乡长)。他后来带一些百姓迁移到
泰国普埃,又被
泰国政府任命为叭[阝竜](区长)。阿南达博士的研究证实,
瑶族头人邓进坤在
老挝南塔被任命为乡长,管理瑶人和苗人。后来邓进坤及其随从人员从猛障迁移到
泰国难府莱县布卫山,以每年给难府召勐林产品换取已占有山区土地的瑶人、苗人部落耕种田地的权利。邓进坤被难府召勐封为“帕耶”,赐名“帕耶·契利诗颂北”,意为“山区
宝物贵族”。14年后,当他迁到叭昌内山时,其子邓文林在当地叫“陶拉”。由于在布能伽村设立乡政府,被称为叭昌内乡的乡长和第一任村长。邓进坤一直担任
泰国一个瑶人群体的大头人60年,管理帕尧和难府东部地区很多瑶人、苗人及其他山区部落。在他以后,他的四个儿子邓文林(长子)、邓富金(四子)、邓富春(三子)、邓财凤(二子)先后担任叭昌内乡乡长,邓财凤自I960年代至今仍是
泰国瑶族群体的一位大头人,享有管理帕尧府一个地区瑶人、苗人村寨的权利。这个例子表明,至晚19世纪中后期起,在
老挝、
暹罗王国政治势力的渗透和影响下,
瑶族头人的传统权力开始与
近代国家政治结合,使自己的政治势力超出了一个村寨、一个群体的范围,而向外扩展到了其他民族群体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