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生活始终和画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尤其是到了每年的
春节,更是年画生产、销售的
旺季。
山西平阳人对年画更是情有独钟,俗话说:“腊月二十三,让灶王爷爷上了天,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赶年集;二十八,蒸枣花(花馍);二十九,灌烧酒;三十闩,贴
红绿”。这贴的“
红绿”,就是指年画对联、
剪纸(窗花)等。平阳人贴年画是“多多益善”,可以说不贴年画,就不算过年。在过去,民间
迷信鬼神,而这些鬼神又无所不在,因而敬
神祇求吉利、祈富贵,求得“天仙送子”,祈得“福虎镇宅”,保佑四季平安、风调雨顺,就成了贴年画的主要心愿。当然,贴年画还起着装饰居所、美化环境、娱悦生活的功用。尤其在广大农村,一到
春节,屋里、院内、槽头、畜圈、门窗、影壁等处,凡可以贴年画和斗方的地方,都要贴上,以求红火和吉利。总之,箱柜盆缸,里外上下,能贴的就贴,多多益善。具体贴法是:居室内,靠灶的窑龛里贴灶王和财神,也有的加观音大士,龛上沿贴拂尘纸或挂签。壁上贴四扇屏
戏曲人物或翎毛花卉。靠窗与烟囱一角,贴“上炕吉(鸡)”。
中国人的审美注重对称,一般多以成双成对张贴。至于旧式厢房上的板门只有一扇,只能贴单张,称为“独座”。不论单张双张,都要人或马的面相朝着屋里,以忌财源外流、福气外泄。除年画外,包括年画系列中的斗方字和小条幅字,也要贴得满满的。如衣柜上“锦衣满柜”,房梁上“抬头见喜”,灶火旁“小心丙丁”,炕边上“大吉大利”,院内“春光满院”,大门外“出门见喜”,面缸上“米面满盈”,
牲畜圈“槽头兴旺”,车子上“日行千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