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色彩特征。民间美术是生态
色彩,不同的地域、历史、民族的生态
色彩有所不同。民间用色主要有青、红、黄、白、黑
五色,古代叫做
正色,五种相互调和的叫做间色,民间的用色习惯是心象的,
色彩是用以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
情感的。西江
刺绣配色之丰富多彩,它的运用上层次丰富细腻,明朗而又调和。通过自己动态结构的变化,来
表现生命经验的形式,由
情感、生命、运动组成
色彩的意义。奇妙的
色彩语言在绣片中的运用更凸显艺术的文化本性。常以暖色调为底,装饰以各种不同明度与纯度的冷色调
图纹。或在冷色调底上,装饰以不同明度与纯度的暖色调
图纹。采用红、绿、青等
色彩为主色,在主色之外小面积的调以其他的辅助颜色,具有髙度反差,强烈对比的效果。也有低度反差,微妙变化的效应。既有强烈、明快、艳丽的特点,也有协调、含蓄、微妙的特点。这样的配色若没注意宾主的安排,很可能会变得俗丽而杂乱无章,但是显然她们早已超越了平凡的用色
境界,虽用对比色调,却能
创造很好的调和感。而所谓多组对比色配色法,就是同时运用多组对比色共同营造一种清爽明快而愉悦的视觉调和,这样的配色,在绣面上必然会同时出现很多种色调,若是不能在面积比例与明度纯度上作出主次关系的话,配色失败的可能是很大的,但是从大多数配色成功的例子看来,苗家妇女长期滋生在
色彩的
天地中,对
色彩的调和道理没有过多解释,只是觉得
美丽即可。2.造型特征。苗绣中造型独特,完整,加以拟人化和任意组合,有着民族性和地域性。苗族女性以这种朴实的原始意象思维方式,加其丰富的想象力,将本不属于同一时间和空间的事物完整的组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
美感和装饰感。绣片中
蝴蝶的造型简洁、抽象、符号性表达较强。不是对大自然的单纯模仿,也非单纯的自我艺术
表现,而是一种由生命形象的非实在性的虚幻性
创造。
表现的方法有
方形、
圆形、
椭圆形、涡妥纹、三角形、
菱形、
多角形等等;线条则有
直线、
曲线、
水波纹等,变化多端,不枸一格。从符号论出发,卡西尔认为把艺术对自然形式表达的发现和定型看成是对世界的把握方式,也即是对实在意义的解释。艺术直观的形象就具有“符号”价值,它即是显示世界意义的“媒介”,又是对世界的一种能动的“再解释”,也即对世界意义的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