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的
碉楼往往属于公共性质的,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分设在一寨或几寨的
隘口、险关或
咽喉之地的
碉楼。它像
寨子的
眼睛,起了望和向各寨通风报信的作用,同时又具有前哨防御功能,姑且称之为
哨碉。这种
碉楼数量不等,视具体情况和环境而定。比如
黑虎等寨均要通过一
河谷咽喉狭窄险要之地,然后进入开阔的
黑虎地区,那么
碉楼选址则必须是山内各寨放哨者视线均能所及的位置,如发现来敌,以烟火或声响等方式报警,做好迎击犯敌的准备。所以,原有
哨碉立于
河谷咽喉之地。今
杨氏将军寨就是由
哨碉逐渐组群发展而来的。
曲谷河西群碉地处
半山腰台地,三面环山,前有陡坡高临
河谷。
河谷是犯敌必经之地,于是在陡坡边沿最易于观察
河谷的位置单独设立巨型
哨碉,而此处恰又是山上各寨均可俯视的选址。类似之碉还有布瓦山顶龙
山寨石碉等。这类
碉楼在选址上和汉“风水”塔有相似之处,但功能迥然不同,前者是为了观察敌情。这类
碉楼虽然在空间上和
村寨空间不发生直接关系,但其
表现形式和
村寨空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一点和汉“风水”塔有一定相似之处,只不过一个是“武”,一个是“文”而已。或者说一个是为生存,另一个是为发展。这种空间现象直接影响
村寨选址和寨内居民布局。最基本点则
表现在任何居住建筑的出现,均不允许有障碍物阻挡其与公共
碉楼在视觉上的可见性。因此,
黑虎鹰嘴寨
民居为什么不错落设置而是一字沿
山脊展开布局,其最根本原因即是相互之间不能阻碍视线。通观
羌寨凡设立
哨碉者,可谓无一例外。这就为
村寨及
民居选址和等高线的关系注入了新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