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地方,服饰习俗的变异突出。如广南、富宁地区的男子服饰与汉族区别甚少;楚雄男子服饰与汉族无异,只有穿
羊皮背心的少数老人穿
长袍,束腰带,戴瓜皮小帽,似为满清时代的旧制。弥勒、石林等地的山区、半山区,服饰上的彝族特点保留较多,男子常以
浅蓝条纹的白
麻布做成无袖的
褂子,罩于
上衣之外,穿黑裤;有的穿
羊皮背心或披较短的
羊毛披毡。寻甸等地山区的男子常穿一种由整张
羊皮缝成的无袖
褂子,其后有尾,颇类南宋“衣着尾”的古制。昆明近郊的撒梅人男子现在的
装束与汉族无异,但在三四十年代前是上身着黑、青土布对襟短衫,
长袖,衣短至腹部。
裤子肥大,长至小腿部。
衣襟上还钉着两排“疙瘩扣”,腰系“裹肚带”,带上钉着6个
绣花的小包。“裹肚带”精致美观,男子往往将
衣裤坦露,显出“裹肚带”以
表现男子的潇洒和英俊。富裕者还穿一双“皮腊搭”(凉
草鞋),一对
绣花的袜带系着
袜子,但多为节日或婚礼场合才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