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绣作为土族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
风格,从
刺绣内容看,
大都以反映
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为主。从
青海出土的属于新石器时代和
青铜时代的大量
彩陶中发现的像
网纹、
圆点网纹、
波纹、
涡纹、
回纹等
纹样,透露出史前文化的印记;有卍、
八宝、
太极等图案的
刺绣,反映出土族深受藏传佛教和
道教文化的影响;有汉字福、寿、喜等吉祥图案,折射出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也直观地
表现出土族民众的情感世界。因此,可以说土族
刺绣是千百年来土族的精神积淀和物质显现,有着深刻的
宗教文化内涵,是多种
宗教观念融合的物化形式,渗透着对超自然神灵的幻想,并以其神奇的艺术魅力向世人传递着大量
宗教信息,等待人们去不断感悟和破译。如果我们从土族文化生存的环境观察,土族所居住的河湟地区正处在我国中原汉文化与藏文化的交叉结合地带,属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是汉族农耕区和藏族游牧区的分界线,是非常
典型的民族杂居区。由于其周边汉族、藏族分布地域与人口数量的绝对优势,土族在长期与汉、藏民族杂居的过程中,在保持和发展自身文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大量吸收着藏族和汉族传统文化。可见,土族文化是一种
典型的连接地带文化,其中隐藏着诸多的汉、藏文化因素。我们可将土族民间文化分列为原生型、混合型和融合型三种类型,并认为原生型、混合型和融合型是土族民间本体形态方面的个性与共性的序列展现,其根源是土族固有的民族性和现实的地域性对民族母源文化的坚持和对民族杂居地域内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因此,土族
刺绣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是形成土族
刺绣艺术形态个性与共性的根源。土族
刺绣中盘绣等具有本民族母文化特征的
刺绣种类,不但蕴含着藏族
刺绣庄重的
色彩、泼辣的笔触、粗犷的线条,还融合着汉族
刺绣浑厚朴实的
构图、精巧飘逸的
针法,犹如胚胎吸取多种营养一样,在发展过程中保持个性因素的同时,融合了诸多来自其他民族
刺绣艺术的共性因素。这造就了土族绣品做工精细、种类繁多、
构图饱满、
纹样古朴、形象生动、浑厚朴实、
色彩斑斓、分布紧密的艺术
风格,
表现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