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挑花工艺及材料比较简单,不需任何辅助设备,也不在布底上起样
画稿,全凭记忆或照“花样”数纱挑制。所以,
挑花往往成为土家姑娘从小学习
绣花、
织锦的基础
技艺。然而,这种
挑花工艺共有两道程序,先织成布,再在布上
挑花。由于图案是“浮”在布面,
十字图案的长度并不与布的经纬密度—致.图案的牢固性不理想。因此,聪明的土家人根据只有纵横条纹“图案”
斑布技艺的基础上,将
斑布与
挑花工艺原理有机结合。在织(
平纹)布的过程中,加进
色纬并按
挑花的
技艺原则数纱,不用单一的
十字形,而是以一束线,根据图案的需要,需要时露出来,不需要时压进布面
底纬,从而得到一个类似
十字挑花时的扁长矩形“单元”,通常叫做“颗”,现代设计称其为“格”。以若干个这样的“单元”就可组成各种不同的图案。这样的图案,
色纬与所织布形成一体,不仅大大增强了牢固性,而且所加
色纬粗细可控制,所形成的图案大小、粗细也就随心所欲了。显然,用这种
技艺方法得到的成品已超越了普通的布,而且比那种只有纵横条纹的“
斑布”更漂亮,图案更复杂,成了名符其实的“土锦”。这种“土锦”仍然比较原始,
色彩不多,但鲜明强烈,属“数纱花
平纹素色
织锦”类型。这类
织锦只流行于古溪州的永顺一带,而这一带也正是当时
土家族政治、文化和经济的中心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