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水云,1967年出生于
织锦之乡龙山县苗儿滩叶家寨,12岁拜自己的姑婆——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叶玉翠为师,学习
土家织锦技艺。1995年,叶水云携百幅
土家织锦作品在
中国工艺美术年会上参展,专家学者惊艳注目。1996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授予她“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2000年,其
土家织锦《岩墙花》和《人类•
和平•进步》两幅作品获“
湖南省首届民族民间艺术精品大赛”金奖。2002年2月,受
山东青岛邀请参加“
青岛糖球会”进行“
湖南民间工艺展暨民间艺术家现场表演”民艺交流。2005年,被
中国艺术研究院聘为“民间艺术
创作研究员”。2007年,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发的“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同年,其代表作《宴乐狩猎水陆攻占图》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这一年,她和刘代娥同被文化部认定为“
土家织锦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笔者与叶水云谈起
土家织锦未来的发展及传承的话题时,她的脸上显示出一种无法掩饰的忧虑。她说,曾经和她一起学习“打花”的
姐妹都选择了放弃,20世纪80年代,
湘西大约还有2000人做
织锦,现在竟不到100人。她先后收了许多
徒弟,学不到半年就走了,而要真正学好“打花”起码得花2年以上的时间。外面的世界充满了诱惑,年轻人很难安下心来做这项单调而寂寞的工作。目前,跟随叶水云的
徒弟只有3个,最年轻的也已35岁了。“打花”辛苦、单调、不赚钱,后继乏人,传承已面临断代,传统的手工艺在现代化大生产面前,在这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眼里也能看到自己热爱的这份事业的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