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厂里
织锦技艺的传授艺人最早由保靖县清水岗宋玉兰老人,还有前面介绍的刘代娥、叶水云等国家级工艺代表性传承人都曾先后受聘于花垣民族民间工艺
美术厂传授指导
织锦工艺。加上领导干部自身是民族手工艺的能手,如早期的易观莲、彭仲平等人,她们
织造的
土家织锦均获过大奖。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美术厂出现资不抵债的困境,1997年,廖茂英出任厂长,确立“团结,奋斗,不等不靠;看市场,精工艺,以销定产”的指导思想,适应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较早转型
织造了当今旅游市场红火的土家服饰、抱枕等产品,突破发展瓶颈。如打造的“五溪”牌产品商标闻名全国,也是目前所有
土家织锦产品制作最精良、获奖最多、产品最丰富的厂家。其生存之道对当下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传承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目前,花垣民艺厂的生存状况也大不如前,面临着是否继续生产的艰难抉择,面对“运行艰难、厂房破旧”的危机,曾经的集体制工厂的榜样,
未来的走向却一片茫然。